说实话,尽管中国在过去几年向多个第三世界国家出口了大量武器装备,但那时的武器多以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型号为主,性能和价格上都与传统武器出口大国有着显著差距。回顾过去一段时间,中国的武器出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,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然而,随着近年来中国工业能力的飞速提升,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如今,装备的更新换代变得极为迅速,服役一代、储备一代、研发一代,已成为中国军工的常态。最新的歼-36和歼-50战机,已被视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第六代战斗机之一,而它们也是全球仅有的两款已知的第六代战机。可以说,近几年中国武器装备的爆发式进展,极大提升了中国军工的国际地位,众多先进装备开始重新走向全球市场。
展开剩余79%尽管如此,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某些外部因素,尤其是中国近年来的对外军事行动,尽管我们的武器装备看起来非常现代化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,但一直未经过实战的检验,国际市场对其的认可度仍然有限。很多时候,中国的武器装备在国际武器展览上吸引了不少赞誉,但真正掏钱购买的国家却寥寥无几。大家都认可中国武器好、性价比高,但没有实战经验的“纸上谈兵”往往难以打动真正的买家。
然而,这一切在今年的印巴5.7空战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。武器装备的优劣,最终还是要通过战场上的表现来验证。战场一战,才最能证明武器的实际能力。空战的胜利让巴基斯坦在购买中国武器时不再犹豫,这一转变也让全球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武器的实战价值。
特别令人关注的是,巴基斯坦宣称将再次购买中国的武器装备时,大家并不感到意外。武器是否好,最终还是要通过实际使用来验证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这次巴基斯坦宣布的新一轮军购,并非是之前在空战中表现突出的歼-10CE,而是更加先进的歼-35、红旗-19反导系统和空警-500预警机。这表明,巴基斯坦对于中国武器系统的信心已大大增强。毕竟,面对西方国家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时,巴基斯坦能够以6:0的战绩打得如此酣畅淋漓,这种胜利并非轻而易举。
随着消息的传播,媒体还爆出了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已经前往中国接受培训的消息,目的是为明年接收首批歼-35隐形战斗机做准备。这个消息几乎可以算是巴基斯坦采购歼-35的明确信号。不过,就在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议期间,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的公开言论,却给这笔交易蒙上了一层迷雾。
6月26日,阿西夫国防部长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了关于歼-35的消息。他明确表示,中国将在2026年向巴基斯坦交付歼-35隐形战斗机的传闻不实,这只是媒体的误传。阿西夫防长甚至用一种带有调侃的语气表示,歼-35明年交付的消息可能是出于对中国武器销售有利的考虑。因此,他的辟谣让人产生了一些疑问:难道巴基斯坦采购歼-35的计划真的会泡汤吗?
从阿西夫的表态中,可以听出他并没有完全否定巴基斯坦采购歼-35的可能性,他只是否定了明年交付的说法。这意味着,巴基斯坦购买歼-35的计划依然存在,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交付时间。
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。首先,歼-35作为中国的隐形第五代战机,目前分为空军型和海军舰载型,几乎是同时装备中国海空军。根据媒体的估算,中国海空军现已装备约100架歼-35,其中海军型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对中国的航母编队进行全面支持。按照每艘航母需要大约50架歼-35的标准,3艘航母需要150架歼-35,而福建舰尚未服役,这意味着歼-35在中国的需求仍处于紧张状态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要在明年就交付40架歼-35给巴基斯坦,显然有些困难。优先保证自己军队的需求是中国的首要任务,尤其是在外部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。中国无论如何都会把自用的歼-35放在首位,而巴基斯坦并没有装备歼-35的迫切需求。毕竟,巴基斯坦目前的歼-10CE配合霹雳-15E导弹和KD03预警机,已经能够满足与印度对抗的需要。
再加上5.7空战的胜利,歼-10CE的表现已经让巴基斯坦对它的战斗力充满信心。短期内,歼-10CE完全可以继续满足巴基斯坦的空中作战需求。因此,巴基斯坦可能并不急于接收歼-35。
尽管如此,巴基斯坦仍然会提前派遣飞行员前往中国接受培训,这样一来,当歼-35最终交付时,巴基斯坦的飞行员能够迅速投入使用,减少适应期。虽然歼-35可能不会在明年交付,但这并不影响巴基斯坦为未来的空战做好准备。
总的来说,巴基斯坦的歼-35采购计划虽然在交付时间上可能有所延后,但这并不意味着交易的取消。歼-35的性能优势已在多个领域得到验证,未来的交付时间表可能会根据双方的需求进行调整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